《安平追想曲》的台荷異國情戀時空背景
http://staff.whsh.tc.edu.tw/~huanyin/music/a/anping.php
陳達儒 作詞 / 許石 作曲 / 江蕙 主唱
身穿花紅長洋裝, 風吹金髮思情郎 ,
想郎船何往,音信全無通,伊是行船抵(tú)風浪 。
放阮情難忘,心情無的(teh)講,相思寄著海邊風,
海風無情笑阮戇。啊……,毋知初戀心茫茫。
相思情郎想自己,毋知爹親二十年,
思念想欲見,只有金十字,予阮母親做遺記。
放阮私生兒,聽母初講起,愈想不幸愈哀悲,
到底現在生抑死。啊……,伊是荷蘭的船醫。
想起母囝的運命,心肝想爹也怨爹,
別人有爹疼,阮是母親成,今日青春孤單影。
全望多情兄,望兄的船隻,早日倒轉安平城,
安平純情金小姐。啊……,等你入港銅鑼聲。
《安平追想曲》是1951年所創作的一首台語歌曲,斯當時台南音樂家許石先生以
小步舞曲的調譜成一首曲,想欲tshē一位名家來kā填詞,所以就央台南文人許丙丁
先生動筆,毋過許丙丁卻推薦另外一位台北的名人陳達儒先生,因為許石要求填詞
buē當變動原曲的旋律,致使陳達儒雖然是捷才卻也無法度隨交稿。後來,陳達儒
過年時陪牽手倒轉台南外家,聽講kah朋友去西門圓環寶美樓啉酒,聽著tsa-bóo
服務生講起安平金小姐的故事,就到安平來找tshē這段傳奇,結果只看著墳墓一門
感觸真深,倒轉了後按照許石的曲調,填落這一段兩代tsa-bóo人宿命戀情的故事,
一直傳到今。
安平追想曲所描述的時空背景,是佇十九世紀末,並毋是一般所誤認的十七世紀
荷領時期。當時安平佇同治四年(1865年)一月一日因為天津條約來開港kah外國
通商,tiā有外國船入港。
該曲描寫的是一个安平買辦商人的tsa-bóo囝kah一位荷蘭船醫發生戀情,
後來生落一ê金頭毛tsa-bóo囡仔的台灣、荷蘭異國情戀故事;這位金頭毛t
sa-bóo囡仔後來長大成人,嘛是koh像(siâng/sâng)款的運命,kah伊的阿母
仝款愛著荷蘭人,猶原是「情無結局就變掛」,毋過這ê變掛是命運創治人,兩位
前後倒轉去荷蘭的船途中,抵(tú)著大風湧沈船來失踪,此去音信全無,留落引人同情
的「情空無繼續的結局」。這是真人真事改編的歌謠,故事中的家族後代到今
猶 tuà佇安平地區。
《海角7號》描寫戰前台灣、日本的男女情戀時空,同時穿插現代版的異國愛情,
造成空前的轟動;像(siâng/sâng)款《安平追想曲》的背後台灣、荷蘭異國情戀
故事,嘛會當拍成影片予koh較濟人了解斯當時台灣的時空、人文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