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語「音感律動偏好選擇」的不規則演變詞例
鄭文海 2009.12.3
台語的語音有一相當嚴謹的規律,傳統以切音做為準則,其演變也有脈落可尋。另變調規則各台語方言腔也都有自個兒的規範,但也有特殊的例外,如「陰去第3聲」加詞綴「仔」(a2),卻變調為「陰平第1聲」,而非應變的「陰上第2聲」,一般稱之為「特殊變調」,詞例:鋸仔、票仔、番(另音「叛 /判」)仔、騙仔、店仔、擋仔、帶仔等。
另有不按牌理出牌的例外,如下所舉之詞例等,個人謂之「音感律動偏好選擇的不規則演變」。
1.派(phai3):
派(phai3),讀第3聲,派 (phai3變調phai2)別。但:派 (phai3變調phai1)出所,卻變調(phai1)第1聲。
2.溲(s«3):
溲(s«3),讀第3聲,糞(pun3)溲(s«3)。糞溲(s«3變調s«2)桶,也有讀:糞溲(s«3變調s«1)桶。
3.弓(kiN1) :
弓,讀「kiN1」,弓(kiN1變讀 kin1)蕉,韻母「N」卻變讀「n」。
4.警(kiN3) :
警,讀「kiN3」,校警(kiN3)。警(kiN3變讀 kin3)察,韻母「N」卻變讀「n」。
5.寂(tsik8)
寂,讀「tsik8」,寂(tsik8變讀siɔk4)寞。
6.錦(kim2>gim2):
錦,「居飲切」,讀「kim2」,錦(kim2變讀gim2)囊,聲母「k」卻變讀「g」。
7.忍(lin2):
忍,讀(lin2 / lun2),吞忍(lun2)。忍(lin2變讀lim2)耐,韻母「n」卻變讀「m」。
8.欣(hin1):
欣,讀(hin1 / hun1),欣(hin1變讀him1)欣(hin1變讀him1) ,韻母「n」卻變讀「m」。。
9.今(kim1):
今,讀「金」(kim1),今(kim1)暝(me1)、今(kim1>im1)暗(am3):今晚。今(kim1變讀kin1)仔日、今(kim1變讀kin1)日:今天。
10.爸(pa3>pah4/pa¢4):由「陰去第3聲」變為「聲門化」(glottalization),成「喉塞音」(glottal plosive)。茲以IPA「¢」/ 台羅「h」表示,阿爸(pah4/pa¢4)。
11.跁(pe3> peh4/pe¢4):跁(peh4/pe¢4)山。
12.較(ka3>kah4>khah4/kha¢4):較(khah4/kha¢4)緊。
13.町:音「他頂」切,讀「珽」(thiN2);或「湯丁」切,讀「聽」(thiN1;thiP1)。台語讀 (tiN1),華語也跟著讀 (ㄉ一ㄥ)。
14.汀:音「湯丁」切,讀「廳」(thiN1;thiP1)。台語讀 (tiN1),華語也跟著讀 (ㄉ一ㄥ)。
15.寓:音「牛具」切,讀「遇」(gu7)。台北市首先推出「南機場公寓」,建築人對「寓」字讀法摸不著邊,跟著華語讀 (ㄩˋ)而讀(u2)。
16.天(tht1):天(tht1變調tht 7)星。天(tht1不變調tht 1)=光-矣:天亮了,不一定指早上。天(tht1變調tht 2)-光,或讀「天(tht1變調tht 2)-光=矣」:專指「早上天亮」。
17.昆:音「古渾」切,讀「崐」(kun1) ,台語讀 (khun1),華語也跟著讀 (ㄎㄨㄣ)。
18.恬:音「徒兼」切,讀「甜」(tiam5) ,恬(變調tiam3/tiam7)靜。真恬(tiam5變讀tiam7)。
19.甜:音「徒兼」切,讀「恬」(tiam5/tt5),真甜(變調tt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