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投資青年技能培訓一美元,可獲得十五倍的經濟增長
19.10.2012 - UNESCOPRESS
© UNESCO/Jon Yamamoto –
一位在法國巴黎家庭經營的麵包店工作的年輕僱員
新近數據顯示,國際援助在2011年首次出現減少。第十期《全民教育
全球監測報告》指出,對發展中國家的教育和青年技能投資的每一美元
,都能為經濟帶來10到15美元的增長。如果貧困國家的所有學生都擁有
基本閱讀技能,那麼約有1.71億人將可脫離貧困。即使在富裕國家,也
急需對這些技能培訓進行投資。在一些歐洲國家,五分之一的年輕人在
進入高等中學之前就輟學了。
2012 年的《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》呼籲捐資者持續支援教育,以確保
教育能有效地使年輕人做好就業準備。報告指出,幫助所有窮困國家的
年輕人進入初等中學學習基本工作技能僅需花費80 億美元,這一數額
低於2012 年奧運會的一半開支。
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這份年度報告還顯示,實現2000 年確立的
全民教育目標的進程正在減緩。由於富裕國家捐資者放棄了他們所作的
“不讓任何國家因資源缺乏而落後”的承諾,這種減緩情況正在加劇。
在2010 年,只有19 億美元的捐款用於低收入國家的基礎教育。而令人
擔憂的現像是,2010 至2011 年發展援助總額下滑3% ,在2015 年
到來之際對教育部門的援助可能會進一步減緩。
對援助經費再分配可以幫助填充240 億美元的資金缺口,確保所有貧窮
國家的兒童能夠進入小學和中學。而目前四分之一的援助,即30 億美元
,卻被用於高等教育,其中大部分甚至沒有用於發展中國家,而是用在
了發展中國家學生在捐資國大學的學習。
在富裕國家,對青年技能培訓的需求同樣緊迫。在某些歐洲國家,五分
之一年齡在18 至24 歲之間的青年,在進入高等中學之前就 輟學了,
缺乏工作所需的各種技能。而另一些國家,例如荷蘭,卻為這些年輕人
提供了再教育的機會。但這些學習技能的替代途徑並沒有大範圍地讓
歐洲青年受惠。在歐洲的中部和東南部,幾乎五分之一的年輕人處於
失業狀態。
過早離開學校的一項長期影響就是讀寫能力低下。根據《報告》,幾
乎1.6 億富裕國家的成年人缺少成功申請工作所必需的技能。在意大利
,16 — 65 歲的人群中超過半數從未上過高中,大約50% 的成年人
讀寫能力不足;而五分之一的英國成年人、六分之一的德國成年人和
幾乎十分之一的法國成年人也存在這種情況。
經濟低迷加劇了青年失業情況的惡化,使得年輕人掌握所需技能更為
必要。2010 年,意大利的青年失業率達到了30% ,而到2012 年,
平均兩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失業。這種失業狀況仍會持續數年。甚至
在金融危機之前,40% 以上的希臘和意大利年輕人在離開學校後五年
沒有工作。
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•博科娃說:“我們見證著這樣一種情況,
即年輕一代因技能與需求的嚴重不匹配而感到失望沮喪。解決經濟衰退
和年輕人失業問題的最佳方案是,確保年輕人獲得他們所需的基本技能
和相關培訓,從而讓他們滿懷信心地進入職場。” “許多青年,尤其是
女性,需獲得可供選擇的受教育途徑,以便掌握謀生技能,有尊嚴地
生活,並為其社區和社會做出貢獻。”
報告推薦採取學徒制,向年輕人傳授與工作相關的技能,並幫助他們找到
合適的工作。德國成功地建立了學徒制度,這可以說明為什麼英國有22%
的青年失業率,而德國祇有8% 。法國的學徒制也帶來了更好的工作機會
和更高的工資。但就目前而言,學徒制並沒有平等地讓所有人受益,且有
擴大弱勢群體的風險。在英國,少數民族青年享受學徒制的機會相對更小
,此外女性學徒的收入比男性平均低21% 。
《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》編輯組組長保林·羅斯說:“創造工作本身並
不能阻止青年失業問題,青年人群仍需具備與工作相關的技能。在充滿
競爭的歐洲國家,年輕人需要具備工作所需的技能、工作經驗並且能夠
跟上科技變化。若要避免青年過早離開學校的風險出現,我們仍需做大量
工作,要通過諸如學徒制度使教育與工作更加貼近。年輕人只想找到一份
好工作,不能對他們進行投資就意味著失去社會經濟發展的機會。如果
我們不立即行動起來,年輕人的失望必將加大。”
建議:現在正是支持青年技能培養的最佳時機。
1. 年輕人,尤其是弱勢群體,需要一個再次學習基礎技能的機會。
2. 年輕人需要在初等中學裡接受相關基礎技能優質培訓。
3. 高等中學課程須保持職業和技術技能的平衡,包括信息技術,以及
諸如工作中所需的信心和溝通能力等可轉換技能。學徒制度已被證實
是聯通學校和工作的可行途徑,但它需要一視同仁地提供給所有青年。
4. 確保貧困國家的所有青年接受初級中學教育仍需80 億美元資金,
政府和捐資者以及私營部門須幫助填補資金缺口。目前被捐資者花費
在外國留學生在其本國學習的30 億美元,必須轉投在核心技能教育上。